藝術市場生態‧走調
全球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已從紐約開槌,成績不惡;而甫結束的香港蘇富比春拍,更以傲人的業績驚蟄一響;相較於世界經濟仍受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影響而惴惴不安...
【文/熊宜敬;攝影/張禮豪】 

全球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已從紐約開槌,成績不惡;而甫結束的香港蘇富比春拍,更以傲人的業績驚蟄一響;相較於世界經濟仍受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影響而惴惴不安,加上近月來「西藏事件」引發全球對中國人權的關注,導致奧運聖火傳遞中衍生的諸多議題,藝術文物拍賣確實算是未捲入全球主要焦點的異數。











藝術文物市場的胃納量,只有在合理的市值帶動下才會有較佳的發展性。
次貸風暴已席捲全球經濟逾年,導致信用市場急凍,全美第二大銀行「美國商業銀行」(Bank of America)今年(2008)第一季可能必須提列破紀錄的65億美元費用,以涵蓋抵押貸款和房屋權益投資組合的進一步虧損;花旗集團財測也被分析師大幅調降,本季虧損將比預估多出4倍。

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截至今年3月底為止,全球金融業的資產減值已達到9,450億美元,規模接近1990年代日本銀行危機的損失;而高盛公司也預測,這波金融市場動盪,恐怕會使全球信貸損失達1.2兆美元,而其中的40%損失,將由華爾街的金融業者承擔;極為明顯的是,自次級房貸風暴爆發以來,華爾街的投資銀行累計已裁員超過三萬四千人,直追2001年網路泡沫破裂時的大裁員規模。有分析師甚至悲觀的估計,未來幾年華爾街的裁員數目將超過十萬人。

次貸風暴波及全球,不勝枚舉的負面訊息仍在延續,全球房市、股市也都戰戰兢兢,而物價飛揚,通貨膨脹,又是另一個重大經濟議題。全世界30億人口賴以維生的稻米價格頻頻改寫歷史新高,物價飆漲快速,基本的民生問題在相對穩定的亞洲各國已顯出嚴重性。正當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火紅到最高點的當下,諷刺的是大部分民眾正擔心著基本生活條件愈加艱難。對以中國大陸為代表的亞洲新興國家來說,在邁向已開發國家的進程中,過早浮現極大的貧富差距問題,的確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雖然說新貴階層在藝術市場勇於出價,是一種私有財富運用的自由,但眼前卻充斥著「過度高調」渲染藝術投資短期可獲暴利的論調,以及暴衝式的市值高懸,對汲汲於生活奔忙的小老百姓來說,實在有點情何以堪。如此就使現在的藝術文物市場在普世價值的社會觀感中,產生一定的異樣眼光與價值觀的誤導;尤其部分侈言「藝術投資」者,更以股市報明牌的方式,在各種文章或演講場合散播類似「不必懂藝術,也能從事藝術投資」的概念,把「藝術品」簡化成一種「投資」工具,不但未在(或沒有能力)藝術修養和人文內涵上多所著墨,更只一味對藝術文物的「商業價值」大加吹捧,自然使得藝術文物市場買家的結構基礎產生質變。於是在藝術品拍賣會上,鍾愛藝術文物之美的買家愈來愈少,熱衷以藝術文物作為可能獲利工具的人愈來愈多。於是,文物藝術品的歷史鉤沉被忽略了,藝術家心血結晶的原創藝術性被漠視了,買家、媒體所關心的,全是藝術品旁邊的那塊小牌子──預估價,以及拍完後衝出什麼高價。於是,藝術文物本身深層的藝術價值,就這樣不再獲得尊重了。

回顧1980至1990年代在香港掀起的兩波中國藝術文物拍賣高峰期,之所以會具有營造高潮的能量,一是世界諸多重要的大收藏家或基金會,輪番釋出一生庋藏或數十年珍藏作為專題拍賣,如仇焱之、趙從衍、戴福保、葉義、英國鐵路基金會……等,拍品多數來源清晰,沒有爭議,而且估價合理;二是當時的藝術收藏是一種需要專業知識的「文化性」活動,整體環境的氣氛較為正規,買家進入拍場競標的心態較為成熟,目的多是希望獲得佳品以作為收藏,鮮少考慮未來這些物件有多少「報酬率」的現象;而且在預展場上、拍前聚會甚至拍後的討論話題,多圍繞在拍品的「藝術性」上。可以這麼說:那個時代的藝術文物市場,充滿了對「知識」的追求與經驗的交流,鮮少人會去討論藝術文物「投資報酬率」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of.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