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北金縷玉衣長沙鬥艷 本月30日同時展出



 



 



www.midchina.org



 



2007-03-23 來源:長沙晚報



             


昨日上午,工作人員正小心翼翼的將中山懷王的金縷玉衣依次裝配起。    昨日上午,湖南省博物館專家小心翼翼地開箱取出了西漢中山懷王劉修的金縷玉衣,這件文物是將於30日開展的《國家寶藏——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展》最重要的展品之一。同時,去年在望城縣風篷嶺漢長沙王后墓中出土的金縷玉衣殘片,屆時將和劉修的金縷玉衣同時展出。     兩件金縷玉衣均有極高價值


    省博物館研究員喻燕姣介紹,“金縷玉衣”是用金縷(線)綴連玉片而製成鎧甲形狀,穿在死者身上的葬服。漢代人認為玉是“山嶽的精英”,如果將玉放在死人身體上,就可以使人的精氣不致于外泄,這樣就能保持屍體不腐爛,這樣還可以轉世再生。而且在漢代的時候,也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


    根據嚴格的漢制,實際上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只能使用銀縷玉衣,但西漢時制度執行得並不嚴格或者未形成定制,因此屢有“破例”。我國目前已出土金縷玉衣的墓葬共有10余座,保存較完整、已復原的金縷玉衣有5套。此次在省博物館展出的為西漢中山懷王劉修的金縷玉衣,1973年在河北省出土。


    長沙市民也許更加關注望城縣風篷嶺漢長沙王后墓出土的金縷玉衣。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何旭紅介紹,這是第一次在長江以南發現金縷玉衣。此前,我國已出土的金縷玉衣都在長江以北,風篷嶺漢墓中出土了大量破碎的錯金玉片和金線,經過努力,文物工作者復原了幾塊完整的玉片。但遺憾的是,由於墓葬曾兩次被盜,出土的玉片數量太少,已無望恢復這件金縷玉衣的全貌。據悉,將在省博物館展出的,正是已復原的幾塊金縷玉衣玉片。


    玉衣製作剪裁堪比現代時裝


    喻燕姣說,完整的玉衣外觀和人體形狀相似,形如鎧甲,包括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及鞋等部分,並把玉片按照人體不同的部位設計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狀,金絲編結玉片的方法也很複雜,編結、外表打結、甚至還有卷邊等手續,做工精細,有點類似于現代時裝的剪裁。


    據了解,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製作一套“金縷玉衣”是十分不易的。玉衣的製作繁瑣而精細,要經過設計、選料、開片、鑽孔、拋光、拔絲、編綴等多道工序,漢代的統治者甚至還設立了專門從事玉衣製作的“東園”作坊。這裡的工匠把從遙遠的地方運來的玉料,通過一道道工序把它加工成為數以千計的、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狀的小玉片,每塊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鑽孔,大小和形狀必須經過嚴密的設計和細緻的加工。據測定,玉片上有些鋸縫僅0.3毫米,鑽孔直徑僅1毫米,工藝繁難與精密程度之高令人驚訝。據推算,漢代製作一件玉衣,需一名玉工費10餘年的功夫。


    相關鏈結


    曠世奇珍金縷玉衣


    “玉衣”是漢帝王下葬殮服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


    漢代皇帝和貴族,死時穿“玉衣”(又稱“玉匣”)入葬。它們是用許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絲、銀絲或銅編綴起來的,分別稱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縷玉衣”。


    劉勝金縷玉衣曠世難得


    我國目前已經出土玉衣的西漢墓葬共有18座,而金縷衣墓只有8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滿城一號墓出土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它用1000多克金絲連綴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個工匠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整件玉衣設計精巧,作工細緻,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1968年,這件金縷玉衣出土時,轟動了國內外的考古界。


    從外觀上看“玉衣”的形狀和人體幾乎一模一樣。劉勝的金縷玉衣頭部由臉蓋和臉罩組成,臉蓋上刻製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組成臉蓋的玉片絕大部分是長方形的小玉片,雙眼和嘴是在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五塊長條瓦狀玉片合攏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後片和左、右袖筒構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離的;前片製成胸部寬廣、腹部鼓起的體型,後片的下端做出人體臀部的形狀。褲由左、右褲筒組成,也是各自分開的。手部做成握拳狀,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狀。一些玉璧,以及飯含、佩帶之物等。前胸和後背共置玉璧18塊,並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玉衣”的頭部,有眼蓋、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門塞,這些都是用玉製成的。另外,頸下有瑪瑙珠48顆,腰部出玉帶鉤。整套“玉衣”形體肥大,披金挂玉,全長1.88米 ,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 。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黃金製成的絲縷把它們編綴,故稱“金縷玉衣”。


    “玉衣”消失于三國時


    由於金縷玉衣象徵著帝王貴族的身份,有非常嚴格的制工藝要求,漢代的統治者還設立了專門從事玉衣製作的“ 東園”。這裡的工匠對大量的玉片進行選料、鑽孔、拋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加工,並把玉片按照人體不同的部分設計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狀,再用金線相連。製作一件中等型號的玉衣所需的費用幾乎相當於當時100戶中等人家的家產總和。用金縷玉衣作葬服不僅沒有實現王侯貴族們保持屍骨不壞的心願,反而招來盜墓毀屍的厄運,許多漢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盜。到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從此玉衣在中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of.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