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銀鎏金佛祖舍利-鎏金伽陵頻迦紋銀寶棺


尺寸:22.3*24.3* 26c m


年代:860-873


        此銀鎏金棺應為當時大唐懿宗盛裝佛祖聖物靈骨舍利的容器,三件式,底座為四層階梯,底部刻著「大唐咸通七年十一月十五日敬造金棺一椐」。中間部分為主要容器,左右兩側各飾兩只人頭鳥身的伽陵頻迦鳥紋,生動異常,為當時佛教唐密之典型特徵,與法門寺地宫佛祖一號影骨舍利之八重寶函之伽陵頻迦鳥浮雕一致。四壁滿是複雜精緻之紋飾,四周焊接小金柱與圍欄,前後各有一扇金門,金門上焊兩個小金拉環,下沿四周則包圍鏤空團花裝飾。上蓋刻有痕都斯坦之花卉纏枝,雕工繁複,前緣較大,中央是佛陀法身,鑲崁紅寶石與綠松石,後緣較小,中央飾以蓮花,底座與上蓋並鑲嵌寶石與綠松石,整座金棺莊嚴華麗,彷如一座精緻典雅的唐代宮殿建築模型。




 



 




 



法門寺佛指舍利與唐密








四十五尊造像銀寶函 : 藏於法門寺地宮後室的密龕內,有一個用織金錦包裹的鐵函,鐵函內依次套置鎏金四十五尊造像銀寶函、銀包角檀香木函、嵌寶石水晶槨、壺門座玉棺。玉棺內供放佛指舍利之真身靈骨。檀香木函因年代久遠,發掘時已經散架,僅存微雕人物像。
鎏金四十五尊造像銀寶函背面刻有「奉為皇帝敬造釋迦牟尼佛真身寶函」,底部刻有「大唐咸通十二年十月六日,遺法弟子比丘智英,敬造真身舍利寶函,永為供養」。因此,此函又名「真身寶函」。


世界第九奇跡
法門寺位於西安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始建於東漢桓、靈二帝時,距今約有一千七百餘年歷史,因安置釋迦如來指骨舍利而馳名。

今日的西安,「兵馬俑」已是其標誌。然而,那些威風凜凜的陶俑,或令人想像當年兵眾馳騁疆場的勇猛,其實不過是象徵了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但說到深邃的智慧和輝煌的文化,西安的代表是法門寺莫屬。
法門寺的唐代地宮是於一九八七年發現,其規格模擬帝王陵墓,所藏文物包括佛骨舍利及唐皇室為佛骨所供奉的寶物, 達兩千餘件,另有二萬七千餘枚唐代貨幣,可謂「窮天上之莊嚴,極人間之煥麗」。這次考古發掘,被視為「佛教和唐代考古的最重要發現」,更被譽為世界文化史上的第九奇跡。

或有人以為自己不是佛教徒,對佛學無認識,因而對法門寺沒興趣。如果真的是這樣想,可說是「走寶」了。不錯,法門寺地宮沒有兵馬俑的壯觀,沒有金字塔的雄偉,可是從那些金碧輝煌的金銀器、清潤鮮亮的秘色瓷、七彩斑爛的絲織品、慈眉善眼的菩薩像、精巧玲瓏的茶具、神聖莊嚴的法器…。 足以令人體會到,如何在一個有限的空間,濃縮了七至九世紀的大唐雄風。
參觀法門寺,不僅是看佛寺和出土器物,更要看它的整個布局和氣勢、它的週遭環境,以至從西安市區乘車前往法門寺途中,沿途所見關中地區的富庶,是渭水、漆水、湋水所流經的廣闊平原,沃土千里,展現出在華夏文化根脈的所在,中印文化以及中西文化如何相互碰撞擦出了火花,依稀看到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將開放和亢奮的生命活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法門寺是世界第九奇跡,所奉養的是佛祖釋迦牟尼所遺下的指形骨,是佛祖的「真身」,在該處一直流傳出現異象,親身去感受一下,便知分曉!

 


地宮險遭劫難

唐代帝王雖曾六次禮迎佛指舍利,但唐武宗因崇奉道教,會昌年間,大舉滅佛,法門寺由此衰落,歷經宋、明、清時期,雖屢有增修,而規模已遠不及唐代。而明代萬曆年間修造的十三級磚塔,終因風雨浸滲,至八一年半邊倒塌,八七年重修,在清理原塔基時才無意中發現地宮,內藏佛指骨舍利和大量珍寶。

法門寺地宮,不同敦煌或兵馬俑地處偏遠,它就在法門寺下面,地面是文化經濟中心,經常有人走動。而且這個地宮,並不是挖掘得很深,因為唐代地宮的建築平易,既無秦公大墓的深不可測,也沒有埃及金字塔的高大。地宮頂最深處離地面不過五米,且地宮與地面僅以蓮花藻井相隔。如此簡易的地宮竟然千多年沒有公開,是否得佛祖保護?

其實早在明代修塔之時,已發現這座地宮,但出於對地宮的保護,沒有將其中心座挖畢。到一九三七年國民黨將領朱子橋下野後,以工代賑修葺明塔,也發現了地宮,但他與其他人盟誓秘約不把消息外傳,偽稱塔下有青蛇盤繞。

但早在六六年文革時,地宮應已曝光。那時紅衛兵要破四舊,來到法門寺這個佛門重地。據說這批狂熱好狠的小將,坐著幾輛軍綠牌的解放牌大卡車湧到,高喊「打倒走資派」的口號,唱著「大海航行靠舵手」之歌,充滿鬥志和激情,毀殿堂、燒佛經、砸佛像,並且不知從何處找來了鍬和籮筐,開始在塔基下肆意挖掘,只要再掘多四十公分,就是地宮之頂!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有人驚呼法門寺的前殿起火,掘地的紅衛兵跑去一看,但見身披絳紅色袈裟的良卿法師引火自焚,在滾滾濃煙的烈火中合掌端坐,任由肌體變焦化為灰燼,這種景象嚇唬了紅小將的心靈,再無心情去搞破壞。

我們今日參觀法門寺,在大雄寶殿前仍可見到良卿法師的照片,神情極為痛憤悲戚,令人回想當年的一場劫難,若地宮當日被紅衛兵發現,佛指舍利如今安在



法門寺佛指舍利圖組



第一枚影骨佛指舍利



第二枚影骨佛指舍利



第三枚真身佛指舍利


第四枚影骨佛指舍利




根據佛經記載,佛陀涅盤後,共留下八萬四千顆佛舍利,其中包括一枚佛指舍利,四枚佛牙舍利,一枚頭蓋骨舍利,及數根頭髮,另有白色骨舍利、黑色髮舍利、紅色肉舍利各種舍利子,而在佛祖成千上萬舍利子中,佛指舍利獨一無二只有一枚。 強調即將來台是真正的佛指舍利,是因另有其他三枚仿製品,為作區分,真佛指舍利稱靈骨,仿佛指舍利稱影骨,之所以出現仿製品,導源於古代高僧為了保護真身靈骨

一月*三江

法門寺的佛指舍利轟動全球,當然有其與別不同之處。

先說何謂「舍利」? 它原是梵語 sarira 的音譯,指的是釋迦火化後的固體結晶物,只是後來這個詞已被濫用,凡羅漢、和尚火化後的結晶物都被稱為「舍利」而已。

相傳佛祖入滅後,其遺體火化後的真身舍利安葬於聖地王舍城,起塔供養。二百年後,統一印度的阿育王,對戰爭中殺戮無數深感悔疚,於是將佛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別盛入寶函,分散世界各地建塔供養。

據知阿育王的舍利塔在中國有十九座,法門寺屬第五座,但因為法門寺所安奉的一枚指骨舍利,歷代皇朝都視為至尊至聖,頂禮膜拜,因而使法門寺成為了佛教超宗派的祖庭和聖地。

所謂「超宗派」的意思,指的是這間皇室寺院是顯密雙修。特別是到了晚唐,密教大盛,法門寺的地宮已成為了曼荼羅的壇場。所謂「曼荼羅」,指的是密教高僧修法的道場。密教修法靠外力加持,恰如磁鐵南北兩極的能量互攝,因而成佛很快,無須無數劫的輪迴轉世,因而受唐皇室的青睞。唐代密教東傳至日本成為東密與台密,但唐密則斷了線,而法門寺地宮文物的發現,可說是將本已成為絕學的唐密重新發現,揭開了唐密文化的神秘面紗,在文化上的意義極為重大。

總而言之,有關法門寺的種種,都因寺內所藏的佛骨舍利而來。一九八七年在地宮發現的佛舍利,一共有四枚之多,分別置於前室、中室、後室和秘龕中,其中由五重函棺裝放置於秘龕中的佛舍利應是靈骨,即佛祖的真身遺骨,形狀如小指初骨,長寸二分,上齊下折,色白如玉少青 ,細密而澤。

至於其餘三枚舍利,則是唐人的仿製品,稱為影骨。三枚影骨其實也具法力,正如已故前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曾賦詩說:「影骨非一亦非異,了如一月*三江」,意思是說,真身好比天上之月,而影骨則恰似水中之月,同為宇宙增輝。



部份引自港台(法門寺專輯)

 

 

----------------------------------------------------------

【史海鉤沉】
           法門寺佛指舍利真偽考

            -京城孤魂-

  陝西法門寺佛指舍利於2004年5月26日抵達香港,展出十天吸引了近一
百萬名香港市民及海內外信眾誠心瞻禮,盛況空前。6月5日,佛指舍利結束瞻禮
,身穿海青的數千善信和市民紛紛唱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跪拜恭送佛指舍
利,場面感人。

  此前法門寺佛指舍利於1994年11月29日赴泰國供奉,泰國廣大佛門信
徒瞻拜了85天。泰國國王和僧王都前往瞻拜。其時,泰國總理川﹒立派,副總理
占隆﹒西蒙,空軍司今西里蓬上將和專程到北京迎請佛指舍利的泰國外長他信﹒西
那瓦,前空軍司令、佛指合利迎請委員會主席恭﹒披曼蒂上將等各界代表上千人參
加了迎請儀式。2002年2月23日,法門寺佛指舍利由西安啟程赴台灣地區供
奉37天,分別在台北台大體育館、台北縣金光明寺、高雄佛光山寺等公共場所和
寺院安座供奉,前來佛指舍利座前瞻禮朝拜的信眾有400餘萬人次,沿途迎奉的
群眾也有數十萬人。

  自1987年法門寺佛指舍利出土的新聞轟動全球,十多年來世界各地的信徒
和政要們紛紛前來瞻拜。中國的最高領導人也曾親到法門寺觀瞻。

  然而對於這枚轟動世界的“佛指舍利”的真偽卻從未有人提出質疑。恰恰在這
一點上的疏忽,造成那些虔誠的信徒和祈福的政要們頂禮膜拜的實際上并非真正的
“佛指舍利”!本文試圖從歷史記載和發掘現場情況逐步分析,揭開“佛指舍利”
的神秘面紗,還原其真貌。
需要事先說明的是,筆者辯明此一“佛指舍利”的真偽對於佛教的深邃的人生義理
和博大的處世哲學并無絲毫貶低之意。恰恰相反,通過佛指舍利的辯偽,人們更應
該理解佛理所說的佛法直指本心,本無須外求,更非崇拜外在偶像而能到達涅的境
界。在金剛經中,如來佛就明白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所有相皆是虛妄,何況是一佛指舍利。更不要說假借偽佛指舍利來
誘惑大眾,甚至散播迷信邪說,這是對佛陀的最大不敬,佛祖斷斷是不會同意的。


1、佛指舍利來源之謎

  法門寺佛骨的來歷到現在沒有人能拿出確切的物証或記錄為其驗明正身。几乎
所有有關研究文獻都把法門寺佛骨的來源歸溯到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弘法時期
。例如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就寫道:“我國陝西扶風縣法門寺真身寶
塔內的佛陀指骨真身舍利,系印度護法名王阿育王遣使造塔供奉於此,是天上人間
獨一無二的佛指舍利”。根據佛學界廣為引用的《廣弘明集》記載“東方竺國,有
阿育王,收佛舍利,役使鬼神,散起八萬四千塔,遍閻浮提。我此土九洲之內,并
有塔焉。” 另據《菩薩處胎經》所述阿育王散發舍利時,“南瞻部洲界內,今華
夏天下,分得一十九所。法門寺為五也。”

  佛書《法苑珠林》具體列出了阿育王在中國為供奉佛祖舍利所建的19所塔名
和立塔地點:1.西晉會稽□縣塔。東晉金陵長干塔。3.石趙青州東城塔。4.
姚秦河東蒲扳塔。5、周岐州岐山南塔(即法門寺塔)。6.周瓜州城東古塔。7
.周沙州城內大乘寺塔。8.周洛州故都西塔。9.周涼州姑臧故塔。10.周甘
州刪丹縣故塔。11.周晉州霍山南塔。12.齊代州城東古塔。13.隋益州福
感寺塔。14.隋益州晉源縣塔 15.隋鄭州超化寺塔。16.隋懷州妙樂寺塔
。17.隋并州淨明寺塔。18.隋并州榆杜縣塔。19.隋魏州臨黃縣塔。

  就是根據以上記述,學者們得出了法門寺佛指舍利來自印度的結論。然而這些
記述即使剔除其中明顯的不合理的神化說法(如遣鬼日造84000塔、舍利分做
84000份等),剩下的記載也是經不起推敲的。

  出身首陀羅種姓的阿育王統治孔雀王朝的時期約在公元前269─236年,
正是中國的戰國時期。當時佛教的傳播區域還遠沒有到達中國。

  對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雖有不同看法,但為學朮界認可的最早的年代是漢哀
帝元壽元年(公元前 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經,當為佛教傳入漢地
之始。“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景廬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
 (《三國志》裴松注所引魚豢的《魏略﹒西戎傳》)

  而更為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明帝永平十年(67年)佛教傳來說(法門寺網站即
取此說)。一般略謂:永平七年(64年),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明晨問於群
臣。太史傅毅答說: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將
蔡音、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訪求佛道。十年(67年)蔡音等於大月
氏國遇沙門迦葉摩騰、竺法蘭兩人,并得佛像經卷,用白馬馱著共還洛陽。帝特為
建立精舍給他們居住,稱做白馬寺。此說最早見於《四十二章經序》和《牟子理惑
論》。《理惑論》說:“昔漢明皇帝,夢見神人,身有日光,飛在殿前,欣然悅之
。明日,博問群臣,‘此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之曰‘
佛’,飛行虛空,身有日光,殆將其神也。於是上悟,遣使者張騫、羽林郎中秦景
、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三人,於大月支寫佛經四十二章,藏在蘭台石室第十四間。時
於洛陽城西雍門外起佛寺,於其壁畫,千乘萬騎,繞塔三匝。”

  不管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是在漢哀帝元年(公元前2年)還是明帝永平十年(
公元67年)都大大晚於印度阿育王在位的期間,那時阿育王已經去世2、3百年
了。 在佛教進入中國2、3百年以前,阿育王怎麼能夠在中國修建起護衛佛祖舍
利的19座寺廟呢?況且這十九所寺廟雖有延續至今者,但無一能找到始建於公元
前2、3百年的物証。有關阿育王分骨建塔的傳說僅見於佛經和佛書,歷代史書均
無記載,故而作為宗教的神話傳說來看并無不妥。但把未經考証的神話傳說作為史
實來看待,進而推斷出法門寺為佛祖舍利瘞葬之地就未免有失輕率。根據史料考証
,法門寺始建於北魏時期約公元490年前後,現寺內尚存的北魏千佛殘碑就是立
塔建寺後不久樹立的。當時雖稱“阿育王寺”(或“無尤王寺”),但從時間上判
斷,此時已距阿育王播散佛祖舍利700多年了,因此不可能是為存放阿育王所遣
“鬼神”送來佛祖舍利而修建的。從科學的角度看,雖不能就此完全肯定法門寺佛
指舍利為偽,但至少不能以阿育王建塔來作為佛骨舍利來源的証明。也就是說,法
門寺佛指舍利從根本源頭上來講就沒有靠得住的根據。

2、拓跋育發現舍利之謎

  根據法門寺出土的《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碑記載“元魏二年,岐守拓
跋育初啟塔基,肇申供養。”也就是說在元魏二年(公元555年)由岐州太守拓
跋育在此地建塔,開始供養佛祖舍利。

  自阿育王到拓跋育中間隔了7、8百年,即使從漢哀帝算起,時間也過去了5
00多年了。在這500多年里,中國經歷了兩漢、三國、兩晉、十六國等多次的
改朝換代和長期戰亂。尤其是公元446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平真君七年,采
納崔浩奏言,禁佛教,毀經像塔寺,坑殺憎人,據記載阿育王寺(法門寺)也遭到
“斷佛道經像毀場”的劫難。阿育王遣人“送來”的佛指舍利如何在這長期的動蕩
歲月和毀佛劫難里幸免毀於兵燔匪燹,而能流傳到拓跋育手里,絕非簡單易事。但
是如此壯烈的舍利流傳史實卻是絲毫不見於經傳。甚至連詳細記載了許多同期的佛
教傳說的佛經典籍里也找不到痕跡。這不能不讓人懷疑拓跋育是否真的“發現”了
佛祖舍利。

  很有可能拓跋育是根據前人有關阿育王的傳說而在法門寺“自我發現”了佛指
舍利。如果阿育王的傳說僅僅是虛構的話,那麼拓跋育的“發現”也就只能如同是
水中月、鏡中花般的虛假了。

  拓跋育為什麼要憑空“發現”佛祖舍利呢?這就要從此人的為人說起。公元3
86年,鮮卑貴族拓跋□建立了北魏,就是魏道武帝。拓跋育出身北魏的皇族宗室,
世受恩寵,在北魏時,官封大將軍、淮安王、岐州牧。北魏末年,他追隨魏孝武帝
元修一同入關,西魏時成為十二大將軍之一。到北周,又受封小塚宰之職。北魏歷
經14帝,竟有9個皇帝被謀殺死於宗室皇位之爭,可見皇族內部爭斗之殘酷。而
拓跋育卻能在如此血腥的爭斗中不僅能幸免於難,還官運亨通,連仕三朝,手腕不
可不謂高超。如此聰明之人,利用佛祖的傳說,在己任上“發現”佛祖舍利完全可
以理解。一來這可以在不得罪皇族其他人的情況下固恩邀寵,因為與佛祖結盟可免
結黨營私的嫌疑﹔二來也可以披上佛祖保佑的護甲,在殘酷的官場殺戮中多一層保
險。因此,盡管拓跋育的“發現”沒有可靠証據証明佛祖舍利為真(很有可能他本
人根本就是造假的策划者,後文將進一步論述),他仍要不遺餘力地“發現”舍利
并修建佛塔供奉佛祖舍利也就不足為奇了。

3、唐代舍利重現之謎

  拓跋育之後,北周武帝(560-578年)又一次滅佛,法門寺再遭劫難。
到隋文帝仁壽年間(601-604年)的郡守李敏“繼開靈趾,咸存香花”,重
修寺院,啟塔奉佛。此後,終唐一朝又有七次供奉佛祖舍利的盛舉。其中典籍記載
舍利出土較為詳細的是高宗顯慶四年(659年)的第二次供奉。摘取極受佛教界
推崇的唐麟德元年釋道宣撰集的《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上》有關描述如下:

  “顯慶四年九月。內山僧智琮弘靜見追入內。語及育王塔事。年歲久遠須假弘
護……。又傳云。三十年一度出。前貞觀初已曾出現。大有感應。今期已滿。請更
出之……即給錢五千絹五十疋。以充供養……琮即入塔內專精苦到。行道久之。未
有光現。至十日三更。乃臂上安炭就而燒香。懍厲專注曾無異想。忽聞塔內像下振
裂之聲。往觀乃見瑞光流溢霏霏上涌。塔內三像足各各放光。赤白綠色纏繞而上。
至於衡桶合成帳蓋……及旦看之。獲舍利一枚。殊大於粒光明鮮潔。更細尋視又獲
七枚……敕使常侍王君德等送絹三千疋。令造朕等身阿育王像。餘者修補故塔……
初開塔日。二十餘人同共下鑿。及獲舍利諸人并見……其舍利形狀如小指。初骨長
寸二分。內孔正方外楞亦爾。下平上圓內外光淨。餘內小指於孔中恰受。便得勝戴
以示大眾……顯慶五年春三月。下敕取舍利往東都入內供養。時周又獻佛頂骨至京
師。人或見者高五寸闊四寸許黃紫色……敕以舍利及頂骨出示行道……皇後舍所寢
衣帳直絹一千疋。為舍利造金棺銀槨。數有九重雕鏤窮奇。以龍朔二年送還本塔。


  大意是:顯慶四年九月(公元659年)智琮、弘靜和尚進宮對高宗說:法門
寺塔需要維修。又說:佛祖舍利三十年一出,貞觀年間出現過,現在又到期了。高
宗即撥銀兩五千、絹五十匹給他們去操作此事。智琮到法門寺塔內專精苦行,就是
不見舍利放光。在手臂上按放炭火,燃臂燒香,忽然聽到振裂之聲,尋聲看去,但
見瑞光流溢,霏霏上涌,塔內佛像各放異彩。祥光異彩合為帳形。次日早晨獲得舍
利一枚,光明鮮法,仔細尋看,又獲七粒。高宗令王君德等送絹三千匹,并造帝等
身,阿育王像。所餘修繕寺院。此後才在塔內得到如小指的合利,骨長一寸二分,
內孔呈正方形,外形也方,下平上圓,內外光潔。小手指正好能插入孔內,我戴上
舉示大眾。至顯慶五年春三月,有旨請舍利往東都洛陽入宮供養。又有人獻佛頂骨
至京師,高五寸寬四寸,呈黃紫色。高宗令將舍利和頂骨向大眾展示。武後捐出私
人衣物約合絹一千匹為舍利打造金棺銀槨,極盡奢華。舍利於龍朔二年送還法門寺


  簡單分析一下上文,可以看出,從貞觀年間(631年)唐第一次奉佛到顯慶
四年(659年)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期間,佛祖舍利就需要“燃臂燒香”才能得見
。而拓跋育發現的舍利歷經了500-700多年的密藏,不知要燃什麼才能得見
啊。

  第二點就是智琮進宮的目的如果以現代的觀點來看是在搞立項目要撥款這一套
。高宗求佛心切,就滿足了智琮的請求。批給了他銀絹。

  第三,智琮搞到的下撥經費可能不足以應付各項應酬和開支,從而使得舍利的
發現格外“艱難”,鬧到智琮要炭火燃臂才能見光。這些功夫也不是白費的,高宗
果然又撥了三千匹絹給智琮。

  第四,也許是看到智琮搞舍利項目發了,有來自周王(李顯,高宗第七子)封
地的人不忿,就有樣學樣地“發現”了佛頂骨,進獻給高宗。不知這個人換到了多
少銀子,但從高宗准予佛頂骨和佛指舍利一起向大眾展示來看,不會比智琮少到哪
里去,甚至會更多(佛頂骨終究要大過佛指骨)。不過此後佛頂骨下落就不明了。


  第五,智琮以及以前包括拓跋育等發現者所挖到的舍利沒有任何証明能表明那
就是阿育王所埋的佛祖真身舍利,這就使人有理由懷疑那些智琮們在找不到真舍利
(如果有的話)的情況下,為了向上交差或者其他目的難道就不會造一個贗品來應
付當權者和大眾?至少在智琮之前沒有看到詳細描述佛祖舍利的記載,這就給有心
作偽者留下了充份發揮想象力的空間。

  很可能有人指責筆者以今天的小人之心去度古代的君子之心。以為千年前的古
人應該不會象今日的現代人那樣卑劣,連政府發行的彩票都能作假。然而,漢末牟
子所寫的客觀地反映了漢魏之際的中國佛教狀況的《理惑論》中就提到“今沙門耽
好酒漿,或畜妻子,取賤賣貴,專行詐給,此乃世之大偽”。也就是說在漢魏時代
的少數佛教敗類就已經是“專行詐給”,更惶論有唐一朝了。

4、佛指骨之謎

  1987年佛祖舍利出土後,考古和佛學界眾口一詞的將其稱之為佛指骨舍利
。趙朴初先生寫道:“我國陝西扶風縣法門寺真身寶塔內的佛陀指骨真身舍利”“
是天上人間獨一無二的佛指舍利”。有許多文章具體指明,此乃佛祖左手中指指骨
。台灣弘度法師就稱:“佛指舍利是佛祖釋迦牟尼入篾荼毗後留在人間的左手中指
指骨,全世界僅此一顆。”

  可是從人體骨骼結構學分析,這枚舍利不可能來自人體的手掌部位。

  法門寺共出土四枚舍利,四枚舍利外形和尺寸都極為相似,呈方形中空管狀。
所謂的真身舍利長40.3毫米,寬在17至20毫米之間,其他三枚影骨的大小
也與此相近。這與釋道宣所描寫的“初骨長寸二分。內孔正方外楞亦爾。下平上圓
內外光淨。餘內小指於孔中恰受。”十分相符。然而正常人的中指指骨直徑只有1
0毫米左右,內孔不超過5-7毫米,根本無法像釋道宣描述的那樣在內孔里插入
小指(外徑超過10毫米)。因此這枚舍利不可能是來自正常人的中指指骨。具有
如此粗大指骨的人,按照骨骼比例手掌要比正常人粗大一倍以上,身高則會超過三
米。同時那種方形外形也非人類指骨的正常外形。

  但佛祖即然是非常之人,是否手指骨也異於常人呢?根據佛經記載,佛祖有三
十二大人相(異相)和八十種小相。《坐禪三昧經卷》中詳細列出了佛祖身體的這
三十二大人相和八十種小相。其中對手相的描述計有:手指纖長、指間有縵網、垂
手過膝、手文長而不斷等。并無手指粗大或身材巨大的記載。因而佛祖的手指骨應
該與常人的相差無几,而在法門寺出土的舍利遠超出正常的指骨尺寸,因此絕非佛
祖手指骨舍利。人體中只有上下臂或腿部的骨骼可以達到這樣的尺寸或形狀。

http://club.cat898.com/uploadImages/2004061322384073499.jpg
人手骨結構圖

  其實,唐朝以前的典籍中,并無文字載明法門寺舍利是佛指骨舍利。記述唐朝
最後一次供奉的《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中也將舍利稱為“金骨”而不提“
佛指骨”:“乃有九隴山禪僧師益,貢章聞先朝,乞結壇於塔下,果獲金骨,潛符
聖心”,“虔拜瑤函,若靈山之舊識﹔一瞻金骨”。由於唐釋道宣的記載中說:“
餘內小指於孔中恰受”,并曾將舍利套在手指上示眾,也許是受道宣說法和做法的
誤導,在唐朝末年逐漸有些民間流傳的說法提到佛指骨舍利。最早見到佛指骨舍利
說法是唐末康駢記錄民間神怪傳說的《劇談錄》,其中有“佛中指節”的提法。及
到宋朝,佛祖舍利瘞埋日久,各種流言以訛傳訛,將佛祖舍利誤為佛指骨舍利的說
法逐漸濫觴。

  太平興國七年(982)北宋贊寧撰寫的《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三》(晉太原永
和三學院息塵傳)就有記載說:“(息)塵聞鳳翔府法門寺有佛中指骨節真身。乃
辭帝往岐陽瞻禮。”
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鑒》第二百三十三卷載﹔“貞元六年(庚午,公元七九零年
)春,詔出岐山無憂王寺佛指骨迎置禁中,又送諸寺以示眾,傾都瞻禮,施財巨萬
。”

  於紹興二十七年(1157)成書的邵博《聞見後錄》則載:“(法門)寺有
古塔四層,瘞佛手指骨一節,唐憲宗盛儀衛迎入禁中。”

  值得注意的是司馬光所記載的貞元六年的詔書中的佛指骨很有可能是司馬光根
據宋朝的習慣而順筆寫下的記錄,并非唐德宗的詔書原話。唐朝七次迎奉舍利,均
無將其稱為佛指骨的記載,因此德宗詔書中將舍利寫為佛指骨的可能性極低。此點
權且存疑,留待行家考証。
自宋以降,法門寺埋有佛指骨舍利的說法就几乎稱為定論。西北大學歷史系柏明教
授,在l984年陝西省歷史學會年會上作了題為《法門寺調查記》的報告就提到
: “現在的半壁殘塔,傾斜有度,裂縫明顯,勢難久存。……據文獻記載,塔下
地宮內藏釋迦牟尼手指骨一節和其他文物,…。”

  總得看來,佛指骨舍利的誤傳,起源在唐末,流傳在宋朝。如果要正名的話,
則應稱為“佛指狀骨舍利”方可以避免誤導視聽。

5、影骨靈骨之謎

  1987年法門寺地宮共出土四枚佛祖舍利,按照發現次序,其中僅有第三枚
為骨質舍利,其他三枚為玉質,因而專家們認定,骨質舍利為佛祖真身舍利,是為
靈骨。其餘三枚皆為影骨。

  然而通過仔細分析發掘過程,發現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從供奉的隆重程度
上看,古人明顯是把第一枚“影骨”放在首要地位來供奉的。而我們今天看作“天
下獨一無二”的佛指靈骨卻是四枚中最不受重視的一枚。

  法門寺地宮仿照佛教廟宇,從前到後依次分為甬道、前室、中室、後室四重結
構。專家今天認定的三枚影骨分別位於各室的中心位置。最為顯赫的後室中心位置
供奉的是第一枚舍利,左右各有一位天王雕像護衛,十分隆重。足以表明該舍利在
整個地宮至高無上的地位。
第二和第四枚也分別被隆重地供奉在前室和中室。而作為“靈骨”的第三枚舍利卻
獨獨被埋在後室的泥土里,不能堂而皇之地享受供奉。由此可見,古人所供奉的“
靈骨”應該是第一枚舍利,而不是第三枚。

  另外,舍利的槨藏方式也更加清楚不過地說明了這一點:

  第一枚舍利安置在唐懿宗所賜、用紅錦袋盛裝的八重寶函內。最外層為銀棱錄
頂檀香木寶函,發現時已經腐朽。二重為鎏金□頂、四大天王寶函,四大天王圖案
,生動威武。第三重是素面□頂銀寶函,十分雅致。第四重為鎏金如來說法銀寶函
。第五重是純金□頂寶函,四周裝飾六臂觀音造像。第六重為金框寶鈿珍珠寶函,
頂端四面有八簇寶花,中心為一大簇寶花,四周每面有七片瓣花,圍積成一朵大花
,三重疊羅,制作精美絕倫。第七重為金框寶鈿珍珠裝□□石寶函。第八重為最里
一重,是一座純黃金塔,四面塔門暢朗,金簡瓦蓋頂,頂部有金質蓮花朵,捧托金
珠頂,塔座是純金方台,每部位都有花紋綢縷,維妙維肖,華貴庄嚴。塔內有一柱
,佛指骨套在金塔基的銀柱上。

http://club.cat898.com/uploadImages/200406132317473499.jpg
[B]有天王護衛的第一枚舍利[/B]
http://club.cat898.com/uploadImages/2004061322542173499.jpg
[B]八重寶函[/B]
[IMG]http://www.famensi.com/wenwu/images/chunjinbaohan.jpg[/IMG]
[B]第六重的金框寶鈿珍珠寶函[/B]
[IMG]http://heritage.tom.com/img/assets/200405/d104.jpg[/IMG]
[B]第一枚佛指舍利[/B]
[IMG]http://www.famensi.com/wenwu/images/baotasuolue.jpg[/IMG]
[B]純金寶塔[/B]

  第二枚安置在地宮中室漢白玉檐靈帳內。靈帳為708年所造,通高一六四厘
米,體積巨大,上有銘文“大唐景龍二年,法門寺法藏等造白石靈帳一鋪”,靈帳
內置一□頂鐵函,內有絲綢包裹的鎏金雙鳳紋銀棺,佛舍利即置於棺內。

[IMG]http://www.famensi.com/sheli/images/sheli2.jpg[/IMG]
[B]第二枚舍利[/B]

  第三枚藏於地宮後室地下一鐵函內。共有五重寶函。鐵函內為鎏金金剛界成身
會曼荼羅銀函,函上銘:“奉為皇帝敬造釋迦牟尼佛真身寶函”。函內又有一重銀
包角檀香木函,木函內為嵌有黃,藍色寶石的水晶棺一重,內為貯有佛指舍利的白
玉棺。

http://club.cat898.com/uploadImages/20040613231273499.jpg
[B]五重寶函[/B]
[IMG]http://www.famensi.com/wenwu/images/shelihe.jpg[/IMG]
[B]白玉棺[/B]
[IMG]http://www.famensi.com/sheli/images/sheli3.jpg[/IMG]
[B]第三枚佛指舍利(靈骨)[/B]
第四枚,安置在地宮前室,四鋪菩薩阿育王石塔之中,塔內有單檐銅精舍一座,舍
利就安置在精舍內一個用羅面絹包里的鎏金伽陵頻伽壺門銀座棺中。
http://www.famensi.com/wenwu/images/yushiguan.jpg
[B]鎏金伽陵頻伽壺門銀座棺[/B]
[IMG]http://www.famensi.com/sheli/images/sheli4.jpg[/IMG]
[B]第四枚舍利[/B]

  可以看出,第一枚舍利包裝豪華無比,共有八重精妙絕倫的寶石金銀寶函保護
。尤其是最後一重的純金寶塔具有特別意義。“塔”又名“塔婆”、“浮圖”、“
浮屠”,俗稱“寶塔”,是一種高聳的佛教建筑,它的概念和形制導源於印度的“
□堵波”。□堵波是專為供養佛陀的舍利和遺物而建造的。由此可以顯見,法門寺
黃金塔內供奉的第一枚舍利才是唐人所七次迎入京師,萬人瞻禮的佛祖靈骨。

  而第三枚舍利的裝槨,卻和第二、第四枚一樣,是置於棺狀物器之內,不能享
受佛骨的浮屠。同時,第三枚舍利連盛放第二枚和第四枚舍利的漢白玉靈帳以及阿
育王塔都沒有,可見其在古人的眼中,專家認可的靈骨還沒有其他兩枚影骨來得重
要。

  《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碑中對佛祖舍利的記載為:“色白如玉,少青
。”這與第一枚舍利完全相符。而第三枚骨質舍利則顏色發黃,與白色帶青的描述
相距甚遠。也足以說明古人供奉的靈骨是第一枚舍利。

  另外根據《志文》碑中記載:“中有隱跡,色白如玉,少青,細密而澤,髓穴
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紋),文不并徹”來看,佛祖舍利孔中帶有痕跡,二
角處有紋,這些都與第一枚舍利完全相合,而不同於第三枚。再者說,第二枚和第
四枚舍利也都是仿照第一枚舍利而打造的,連外表的刻痕都是一致的,在主面的兩
角和中間共有三條刻痕(紋)。而獨獨第三枚骨質舍利在主面上只有一道裂痕(紋
)。難道古人打造影骨時棄靈骨而不用,偏偏仿照另一影骨不成?

  對於佛祖舍利的描述,釋道宣文和《志文》碑都認為“內孔正方”,“髓穴方
大”,而第一枚舍利的內穴恰恰呈正方形,証諸第三枚舍利卻基本上是圓形內孔。
在在說明,第一枚舍利才是古人眼中的佛祖靈骨。

  至於說到第三枚舍利曼荼羅銀函上的銘文:“奉為皇帝敬造釋迦牟尼佛真身寶
函”中的“真身”并非指的是“佛祖的真正身骨”。法門寺博物館館長韓金科和法
門寺學者梁子就認為“真身”一詞是晚唐泊宋文士僧人對法門寺佛指舍利的特稱。
也就是說,這句銘文的意思不過是“為皇帝敬造法門寺佛祖舍利寶函”,這不能作
為區別“靈骨”和“影骨”的根據。
第一枚玉質舍利是如何成為佛祖靈骨的,可以有多種解釋:

  一、 由於古人對於佛祖的崇拜,完全可以相信佛祖的玉石舍利是佛祖真身燒
化煉成的。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也還會有眾多信徒毫不猶豫地接受佛祖靈骨化玉的
說法。

  二、 《志文》碑中記載:“洎武皇帝蕩滅真教,毀焚具多。銜天憲者碎殄影
骨,上以塞君命”。也就是說在武皇滅佛期間,曾經有毀滅佛骨舍利的旨意,執行
者砸碎了影骨以敷衍聖命。以當時執行人的見識,很可能像第一點所說的將貌相不
揚的骨質舍利誤作影骨碎殄,而留下了色白如玉的玉質舍利。

  三、 從拓跋育到智琮的“發現者”人人都有可能為了某種目的,或者高尚(
弘揚佛法),或者卑劣(謀求官職錢財),而假借玉質舍利號召天下。

  無論是那種可能性,唐朝乃至唐前人們供奉的是第一枚玉質舍利應該是可以肯
定的。

  供奉佛指舍利屬於聖物崇拜的一種,從根本上講是有違原始佛教義理的。而後
來在中國興起來的禪宗則敢於呵佛罵祖,就是要打破偶象崇拜,回復佛祖的原本教
義。

  唐皇迎奉佛骨的目的,於公來說是保國護民,平安富裕﹔於私則是求福延壽,
要佛祖保佑皇位永祚。而主事者則可以名利雙收,從而皆大歡喜。

  但歷史頗具諷刺意義,除了第一、二次,其餘五次奉迎佛骨都是發生在統治者
自覺統治危機之時,并且多數皇帝迎奉佛骨後也未能得到佛祖護佑。武則天二次迎
佛骨的當年即被迫讓位於李顯,很快就病死﹔中宗以發代身送還佛骨,同年便被妻
女毒死﹔肅宗迎奉佛骨的次年駕崩﹔憲宗迎奉佛骨的當年誤吞金丹,死於非命﹔懿
宗亦於迎奉佛骨三個月後去世﹔其後三十年,唐朝便滅亡了。可惜歷史的啟迪至今
還不能讓人深省。

  佛祖釋迦牟尼創始佛教,教義博大精深,其傳世的魅力不會因一枚舍利為真而
增色,當然也不會因其為偽而稍損分毫。

  佛祖所立戒律以禁欲為第一大戒,其次是盜、殺、妄語。犯此四者即擯出僧籍
。本文即是遵照佛祖“戒妄”之囑,為求取真相而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of.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