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寫一篇文章:大陸拍賣公司到台灣徵件之光怪陸離現象。先講以下一個小插曲:


 


   最近接待一位號稱大陸國內少數看得懂玉的專家X老師,以大陸外省慣有高亢的聲調,先來個開場白說到:套句咱們中國收藏玉的名言,古不如舊、舊不如新、新不如光屁股。他的意思是高古玉不如舊玉、舊玉不如新玉、新玉不如原石,原石就像黃金一樣,在新疆用撿就可以保值,雕刻了反而壞事 


 


   歐麥卡,這會兒我傻眼了,我好像在我的記憶中沒有收藏過原石,照他的說法,歷史文化已經不重要,其實大陸是因為法令問題尚未周全,加上高古玉器門檻高,鑑定要有一定功力,高古(如紅山、良渚等)假冒踢倒街,因此僅能在明清玉器與原石炒作,這是先天限制(法令禁止明清前的文物買賣),與後天環境上不足所導致,殊不知咱們老祖宗三字經所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美玉不琢猶如錦衣夜行、汴和抱玉哭泣一般。


 


   這十年來大陸經濟快速成長,軟體趕不上硬體,玩裸石是過渡時期,近年來大陸致力於中華文化追求,加上玩玉功力大增,逐漸往深層的歷史文化方向邁進,玉的收藏還是必須與歷史文化的結合,藉玉器去了解中華古文化之美,中國人愛玉早在萬年前開始,DNA已經刻畫了,脫離不了,老祖宗祭天禮器,最高檔次就是用玉器,目前拍賣會上乾隆御製文物屢創天價,就是歷史文化這個道理。


 


   一味被大陸相關人士不斷打壓的高古玉器,被說成安徽幫造假或委託印度阿三哥仿製,相信時間會還其歷史的定位,明清與近代總共約六百年的玉歷史,在與萬年的玉歷史相比,僅有十分之ㄧ不到,質與量都不能相提並論,最精采的戰漢玉文化尚未登場啊,更何況商周玉文化,在商代貴族婦好墓出土的玉器,就出現和闐玉料使用,加上雕工與造形已經如此精采,更何況商周宮廷與諸王乎?不是一味忽視它的存在海外市場與藏家手上的事實,然後用各種壓抑的手段就能消除一切,反而如何思考從法令解套,讓珍貴文物得以現世,中華古文明得以公開於世,世人得以瞭解何謂禮儀之邦的中華文化,這才是正途啊。


 


   這些號稱專家,文革後的產物,從小不背四書五經的人,整日在古玩城混吃的老江湖,大陸經濟起飛,搖身一變從蒙古大夫都成專家了,糾集幾個人搞個拍賣會,就不得了,口氣大的很,甚者還冒用國外知名拍賣會名號,在國內捷足先登記名稱,使之不得使用,到處招搖,甚至到台灣想撈好處,大言不慚,令人厭惡。其實也不能說他們的錯,因為一隻青蛙住在古井中看天,天就是那麼小一塊,您能要求啥?


 


   大陸光是名不見經傳的拍賣會就有上千家,良莠不齊,你就明瞭個中道理,台灣的收藏界的古意人,不要傻了,這些騙吃騙喝事小,收藏心血一去不復還事大,不要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些暴發戶,自大又自卑,見了老外就趴下來,在國外拍賣會上猛舉牌,到了台灣,姿態之高一個比一個嚇人,軟實力需要是時間,臺灣人玩玉從老蔣撤退台灣,中華商場開始,已經有一甲子,難道看不懂古玉嗎? 當然相信大陸有更多、更有深度的知識份子與收藏家尚未到台灣來,深盼將來有機會高水平的兩岸交流,致力推廣中華文化之美,這才是美事,而不是這種充滿銅臭的交流。


 


  這會兒不論了,咱們也PO一個不新不舊看得懂的和闐玉料的乾隆時期的文房小玩意兒,與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of.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