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鐵壺之美()


Professor C.C. Chang


NUTN,Tainan,Taiwan


收藏的樂趣,在於藉由文物,深入歷史,了解當時文化與工藝,還原文物之背後價值,進而欣賞中華文化之美。文化是永恆的,是一個國家的最重要資產,也是人類文明演進過程痕跡,沒有文化就是沒有根源,也無法永續,如失根的蘭花。中國文革的破壞,是中華文化之浩劫,人類文明的倒退,更需要有心人進一 步深入研究,維護與保存是現今進步的中國必須從事最重要工作,而不光只是向錢看,專家學者作假鑑定,協助炒作,中國那批文革產物,能撈盡量撈,不知愛惜羽毛,令人汗顏,造成中華文化蒙塵,現今只能收藏現世作品,因為就是有這批人專幹此事,中國有台灣也有。


 


中國鐵壺之收藏,雖為日常用具,但跟中國的茶道文化結合在一起,自然形文一種茶具文化,如同日本鐵壺文化一樣,當我第一次收到友人送的日本南部鐵壺,鐵壺造型與文飾之美令我驚豔,加上小時候爐灶旁鐵鍋鐵鼎的炊具,鐵鼎破了,還要去走錫補破洞,令我印象深刻,了解早期使用鐵器煮食用具,反而是有益健康的,能夠增加造血功能,增強免疫系統,不得不佩服先民之智慧。


 


我開始注意中國是否有鐵壺文化,很高興收到一支明代嘉靖財神鐵壺(詳中國鐵壺之美一),經整理後非常美麗,具有明代瓷器常用之紋飾特徵,讓我感到好奇與興奮,中國應有鐵壺文化,去拜訪曾認識賣日本壺骨董商,該商人一口篤定說中國沒有鐵壺文化,有的皆是粗製濫造之鐵壺,心想我收到就是一支漂亮的明代鐵壺,哪有粗製濫造? 不深入研究,就信口開河的商人,著實令人不悅,話不投機半句多,激起我為中國鐵壺文化尋源與正名,開始我的中國鐵壺收藏之路,為此特地到東京博物館去了解鐵釜與鐵壺。


 


早在唐肅宗上元初年(公元760年),茶聖陸羽結廬於浙江湖州苕溪 (今浙江吳興),開始隱居於此,潛心研究茶道,實地考察茶葉產地三十二個州,所收集到的茶葉歷史和生產資料,進行彙集和研究,歷時五年,終於在公元765年寫成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茶的研究著作《茶經》的初稿,可知在當時茶道是已經非常普遍與盛行。


 


日本的茶道文化 ,在中國唐代時期被帶入日本 ,以後一直受到中國的影響 ,尤其在宋代影響日本抹茶文化。茶道除茶與水質之外,最重要就是茶具,其中煮水之工具,最早是以茶釜為主,在現今日本東京博物館所能發現最早的釜是十五世紀室町時代的遠山五馬真形釜,如圖一所示:



圖一、十五世紀室町時代的遠山五馬真形釜(日本東京博物館)


相當中國明代時期,明代是中國的冶煉技術最好的朝代,尤其宣德爐製作精美聞名於世,因此當時日本受中國影響是可推測。是戰國時期使用的一種炊食器的形制近似於現在的罐,斂口束頸,口有唇緣,鼓腹圓底,口徑小於腹徑甚多,肩部有兩個環狀耳。在東京博物館館中之鐵壺收藏很少,因為日本鐵壺是近一、二百年之事,進不了東京博物館館藏,絕大數是鐵釜,鐵釜的器身遠大於壺,尋遍館中收藏,僅見一件十五、六世紀安土桃山時代文祿二年(1593,相當明代萬曆)之鐵風爐,如圖二所示,此為鐵壺與碳爐兩件式。



圖二、十五、六世紀安土桃山時代文祿二年(1593,相當明代萬曆)之鐵風爐,上為放置鐵壺,下為鐵爐,可燒炭溫火煮水。


 


很幸運透過友人最近從中國收到一支兩件式鐵壺與鐵爐,與之很類似的,如圖三所示,因此說中國沒有鐵壺文化,簡直是瞎扯,中國不僅有鐵壺文化,而且進一步影響日本,圖三、圖四所示,明代初期冶煉技術已經很先進,日本還到中國取經,事事仿效,由圖中所示,與東京博物館之展品,幾乎如出一轍,因此中國鐵壺文化差點被那些賣日本鐵壺的商人,以訛傳訛方式踐踏了,為了賺錢,不但不用功,還去抹滅文化,真是令人不齒。



圖三、中國明代兩件式之鐵壺與鐵爐,乳丁鐵壺與雙龍耳蓮花口爐。


 




圖四、中國明代兩件式之鐵壺與鐵爐,乳丁鐵壺與之前介紹明代正德乳丁鐵壺相同,鐵爐雙龍耳,連雲紋為緣襯,製作精美華麗,使用雙龍耳,應為宮中用具。



圖五、明代雙龍耳蓮花口鐵爐,鐵壺、鐵爐之製造有兩大類模具(石膏模或砂模)製造,或脫蠟製造,程序不同,各有優缺點,兩者皆需要後處理,包括斬花(加深紋路)與拋光,費時費工,所見圖案經歷五百多年歲月,尚且如此明顯與精美,是粗製濫造嗎?此種坊間說法,不攻自破。


 



圖六、雙耳為蓮花池中龍吐水,龍頭上有雲紋與鏤空紋飾,增加空氣對流,符合熱力學原理。



在早期茶釜的發展 已有所謂手取釜的使用,應該算是鐵壺的先驅,釜從中國最早的炊食器演變到日本的煮水器,最主要日本在唐代從中國取經後,其日式建築是仿唐式建築延續至今,日本緯度高,接近中國東北,冬季寒冷在室內造飯與炊食 ,因此造炕以釜懸吊於樑炊煮,一直沿用,直至近一、兩百年受西風影響,鐵壺才普遍流行,加上日本現代建築也不一樣,因此使用鐵壺比較方便,更加鐵壺趨勢。相對地,中國中原文化南移,南方建築室內不需有炕,因此早在五百年前明代初期就已經普遍使用鐵壺,因此鐵壺文化比日本早至少早三百年。


市面上所流行的日本鐵壺,包括京都鐵壺(簡稱京鐵)或南部鐵壺(簡稱南鐵),基本上都是近一、二百年之事,早期京鐵著名的龍文堂,這個鐵壺商始於江戶末期約慶應3年西元1867, 龍文堂安平的弟子龜文堂(能登川龜文堂庄平),明治六年(1873),以脫蠟鑄法聞名,然而南部鐵壺雖有四百年歷史,早期還是以釜為主,相對地,中國早在明代宣德(1426-1435)就有精美鐵壺如下所示:


 



圖七、大明宣德梅花紐穿雲龍鐵壺





圖八、大明宣德方印去角浮雕宣德款




圖九、大明宣德穿雲龍搶火龍珠栩栩如生


 



圖十、大明宣德 童子報餘、太平有相鐵壺





圖十一、大明宣德方印浮雕宣德款





圖十二、大明宣德 童子手抱鯉魚,意隱童子報餘,太平有相,不僅有創意,製作精美,大象眼神可愛。


 



     清代鐵壺更是精采,尤其乾隆時代之鐵壺,種類最多,製作精美,一般盛世的工藝水平高,太平盛世才有餘力從事藝術創作,像明代永宣盛世,以大敗全世界版圖最大的元朝,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從事國際事務,清代康雍乾盛世,皆有超高水平的工藝如下所示:



圖十三、大清乾隆獸紐龍嘴龍柄獸字壺





圖十四、大清乾隆獸紐龍嘴龍柄獸字壺,其中壺身兩旁壽雲紋,更顯富貴之氣




圖十五、大清乾隆靈猴獻桃,桃樹壺身,桃枝壺柄,其中壺身兩隻靈猴攀樹幹,活靈活現,製作精美。




圖十五、大清乾隆靈猴獻桃,壺蓋母猴抱桃,模樣憨厚可愛。




圖十六、大清乾隆百字祝壽壺,交龍獸紐,壽字環蓋,南極仙翁率百子祝壽,雕工繁複,乾隆七十大壽,以古稀天子自居,千瘦宴邀請千位古稀老翁赴宴,製作此百子祝壽壺為之紀念,能收到此壺,更可驗證當時之盛況。




圖十七、大清乾隆百字祝壽壺,交龍獸紐,南極仙翁率百子祝壽,雕工繁複,百子形態各異,創意十足,不愧乾隆盛是之鬼斧神工。




圖十八、大清乾隆百字祝壽壺,交龍獸紐,宮中祝壽壺,交龍代表陰陽交泰,生生不息,子孫萬代。



圖十九、大清乾隆五子奪蓮壺,蛙紐象徵一鳴驚人,五子奪蓮象徵不僅五子登科更加連莊。中國圖像隱喻不僅含蓄,趣味連連,引人發思。




圖十九、大清乾隆五子奪蓮壺,蛙紐象徵一鳴驚人,五子奪蓮象徵不僅五子登科更加連莊。中國圖像隱喻不僅含蓄,趣味連連,引人發思。


 



圖二十、大清道光八仙壺,道光也者八仙渡海,各憑本事。八仙壺有辟邪之功用,常用於拜拜敬茶之用。





圖二十一、大清道光八仙壺,八仙雕刻栩栩如生。




圖二十二、大清道光八仙壺,大清道光年制落款。




圖二十三、大清光緒年制之金錢貫壺,錦綬串貫錢,商人最愛之壺。





圖二十四、大清光緒年制之金錢貫壺,獸紐銜貫錢,貫錢為大清盛世錢幣,據說有招財與僻邪之作用,商人最愛之壺。



 



參考文獻


http://blog.xuite.net/tetsubinjp/tetsubin/7715093


http://xuite.net/tetsubinjp


http://www.epochtimes.com/b5/4/9/28/n673579.htm


http://tw.myblog.yahoo.com/jw!WjvPz_SABQfwoLrvMw--/artic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of.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