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稀有明代觀自在菩薩黃玉大山子



 



Prof. C.C. Cha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Taiwan



http://tw.myblog.yahoo.com/jeff0718



 



玉山子為中國文人雅士所獨創,中國人喜歡玉器,文人巧妙將山水書畫以立體圓雕創作於玉山子,因此以玉山子最具中國特色,常為文人雅士收藏首選,從大山子數噸重,到案牘數克重之小山子皆有,尤其乾隆御題加持,更被現今市場所喜,因此其收藏之價值與日俱增。


 


在百科對玉山子的定義:即是圓雕山林景觀,製作時先繪平面圖,再行雕琢,因而又常以圖命名。玉山子上分別雕出山林、人物、動物、飛鳥、流水等,層次分明,各具形態,這種山林景觀的雕刻,從取景、佈局,到層次排列都表現和滲透著繪畫的章法。



  最早的巨型玉山子是在元世祖忽必烈在1265年令皇家玉匠製成是瀆山大玉海,又稱“玉甕”,其實是一件巨型貯酒器,,現藏于北京北海公園團城。最大的玉山子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乾隆御製大禹治水圖玉山子,是中國玉器寶庫中用料最宏,運路最長、花時最久、費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型最巨的玉器,也是世界上目前存世最大的玉雕5.3公噸,它一直在北京紫禁城內樂壽堂高高佇立。



  到金元時代的作品,以山林、雄鹿、柞樹、人物為題材,玉山子變為小型為主,而明代多以山石樹木為主要內容。明以前的山石雕琢以鑽法為主,往往可見孔狀或砣狀鑽痕。明清兩代山子揚州師傅工具改良,更多大山子作品出現,清乾隆平定大小回部後,玉路的開通,大型原料取得容易,此時為大山子制作全盛時期,到清道光後國力由盛轉衰,加上大山籽料尋得不易,逐漸沒落。



   今所分享者為明代觀自在菩薩和闐黃玉大山子,黃玉質帶有青、赤、白混色,屬於籽料,硬度高達6.5度,不入刀,重約250公斤,裸石應超過三百公斤,明代要如此大是比較稀有,一般市面所見到山子以清代為大宗,明代雖有大山子但不多見,以中小型山子為主,故要看到如此巨大山子稀有,明代國力已不如漢唐,大山子的製作費時費力,需要大量銀子,明代大山子制作很少。


 


   在玉雕史上有粗大明之說,也就是明代玉雕之工藝相較其他朝代較粗,同時玉料也比較不好,尤其明中期以後,天子數十年不上朝是常事,黨爭與宦官亂政,造成政治黑暗期,民不聊生,玉器上的製作最有名僅子剛玉牌,更逢說其他創作。要遇上數百公斤重之大山子更是稀有。


 



 


明代觀自在菩薩黃玉大山子,


L88cm、W66cm、D25cm,重達約250公斤



   所分享者為明代觀自在菩薩大山子是基本是和闐黃玉質,但是帶有部分青色、白色、以及棗色皮,所謂福祿壽喜四色參雜,整體顏色搭配協調。同時此山子製作之工藝在當代(明代)算是非常細膩,更重要其風格似乎影響清代大玉山子之製作,因為在此玉山子左下角有乾隆御藏之落款,得到乾隆皇帝認同,進而收藏。


 


   通常市面常見玉器落款者計有:乾隆年製、乾隆御製、乾隆仿古、乾隆御賜或乾隆御玩,就是較少看到乾隆御藏,主要因為此座大玉山子是明代時期作品,我想乾隆初期要找到此明代觀自在黃玉質大玉山是何等不易,因此在此大玉山子落下乾隆御藏之款,此款雕工方正。


 



 


 大玉山子落下乾隆御藏之款,此款雕工方正,頗有皇家氣勢。 



   此座大山子之雕風,個人認為具有明清兩代傳承之風格,觀自在菩薩的雕法很明顯是明代佛像之工藝,明代佛像下巴圓滿為美,清代佛像以瓜子臉為美,風格有明顯不同,此觀自在菩薩為圓滿下巴,基本上為明代風格,個人認為此大山子應為明末清初之作品。


 



 


明代佛像下巴圓滿,此觀自在菩薩為圓滿下巴,法像慈悲安詳


 


 



 


此觀自在菩薩雕刻自在圓滿,手握法器,倚靠四本天書,以從中間部位減料法,產生佛龕式坐佛


 


 



 


此觀自在菩薩在五子登科各有不同手勢,更顯吉祥如意


 



 


五子登科,神情自然,或抱壽桃,象徵長壽,或持如意,象徵吉祥如意,或捧鯉魚,象徵年年有餘


 


 


   此大山子其他風格如老蒼松盤錯岩壁、五子登科、重山疊嶂,流泉飛瀑,洞穴深秘、山頂重閣在在影響清代玉山子之雕風,這些都可在清代大山子中看到,故此座大山子具有明清兩代交接之混合雕風。





此座大山子,在岩壁上雕有一紅色佛字,更顯具有能量,旁有祥雲飛閣懸松,意境幽遠。


 



此菩薩座下,雕有蓮葉與流水,線條流暢


 


  此外此大玉山子,是屬與大籽料帶棗色皮,以工就料巧雕,保留部分棗色玉皮,此雕風亦影響清代乾隆作品喜帶皮色,有巧色巧雕之工。現今市場只要帶皮玉器,尤其是金色皮或棗色皮,為世人所喜愛,價格馬上不同。


 



此座大山子是屬於和闐籽料,青黃玉質帶棗色皮,巧雕帶皮色,更具貴氣。


 


   一般雕刻佛菩薩背部要有靠山,才能更穩,此山子背部有雕一平台,其光滑如鏡之靠山,同時正面岩壁雕有一佛字更具能量。


 



此座大山子背部,雕有一平台如鏡,當作靠背,在風水學上,更穩妥。


 



此座大山子,正面岩壁雕有一佛字,更具能量。


 


附記:



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Avalokiteśvara藏文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དབང་ཕྱུག藏語拼音Chenrezigwangchug),又譯為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漢語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Reference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7%80%E4%B8%96%E9%9F%B3%E8%8F%A9%E8%96%A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of.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